到公園里的健身角來一場智能騎行比賽,在涼水河畔進行一場籃球健身對決……清明假期,來到北京亦莊開發(fā)區(qū)內博大公園、濱河森林公園中,人們都發(fā)現公園里新增了不少智能全民健身器材。“這橢圓形跑道的LED燈閃爍一圈就是騎行了400米,左邊顯示的是我的運動數據,右邊顯示的是我老伴兒的,我倆加起來就是屏幕中間顯示的總里程,運動狀態(tài)一目了然!”居民張愛華一邊鍛煉,一邊笑著介紹。在旁“觀戰(zhàn)”的年輕人李爽也稱贊道:“真是不錯,我看那邊還有兒童秋千呢,還能一起帶孩子過來玩!”
在濱河森林公園,社會事業(yè)局在此增設了智能競賽健身車、智能趣味投籃訓練器、雙位智能太空漫步機、雙位健身車、雙位智能腹肌訓練器等12組健身器材得到了市民的歡迎,這些器材采用太陽能板供電,且每個器材均配備智能感應燈控、智能顯示屏、USB接口等智能模塊,可實現語音播報、人機交互、邊運動邊充電、一鍵報修等智能場景。據了解,“十四五”期間,北京經開區(qū)會持續(xù)推動區(qū)內公共場所體育設施智能化,積極推進智慧健身路徑、智慧健身步道、智慧體育公園、智慧體育場地等的建設,通過科技賦能進一步提升體育設施品質,使區(qū)內現有“一刻鐘健身圈”逐步升級為“智能化健身圈”,為群眾帶來更好的運動體驗。
“過去是簡簡單單一條水泥路,后來有了健身器材,現在這些器材還會‘說話’,告訴我運動的時間和強度,社會的科技進步讓生活越來越好了,我們現在能更聰明地鍛煉?!痹跍刂萋钩菂^(qū)馬鞍池公園的健身廣場,愛好晨練的王秀芬說。據了解,該廣場去年完成了健身器材的提檔升級,每臺設備都帶有一個手機大小的智能屏幕,能實時顯示運動時間、消耗熱量、運動次數等數據,此外,還有動作要領圖示、使用方法等,讓使用者一目了然。
“我每天來這里做200下,舒緩背部肌肉,促進血液流通。你看,屏幕上面會顯示時間、消耗、次數等,我現在距離目標還有50個。”正在智能背部訓練器上做前臥后仰運動的朱阿姨一邊鍛煉一邊說?!罢堊⒁獍踩 痹谝慌噪p位鐘擺訓練器上鍛煉的程老伯由于擺動幅度太大,器材立即發(fā)出了警示提醒。
鹿城區(qū)旅游和體育事業(yè)發(fā)展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,實施十大城市公園室外健身器材提檔升級,實現城區(qū)主要公園二代室外健身器材全覆蓋,是鹿城區(qū)民生實事項目之一。通過數字賦能,聚焦基層體育設施,用小切口來提升群眾體育鍛煉體驗,能滿足群眾多元化體育健身需求,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,培養(yǎng)全民健身氛圍。(轉自4月7日《中國體育報》05版)聲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 郵箱地址:1640562975@qq.com